乐普医疗拆分乐普诊断上市 "后疫情"时期业绩暴增恐难为继

《投资者网》蔡俊  |   2021-01-11 07:31:52
分享到
乐普医疗旗下的乐普诊断被分拆上市科创板,这家前身亏损的公司仍受制于行业集中度低的桎梏,虽然疫情影响下,2020年上半年业绩暴增,但这种趋势能否延续?

《投资者网》蔡俊

2020年12月,乐普诊断申请科创板IPO获受理。

乐普诊断的前身,是2015年曾挂牌新三板的恩济和。根据招股书,乐普诊断计划募资4.11亿元,用于体外诊断产品产业化建设、研发中心建设,保荐机构为国泰君安证券。

2017年,乐普医疗收购恩济和,并更名至今。收购前的恩济和经营陷入亏损,乐普医疗入主后,通过管理层变革、优化产品结构等方式,逐渐扭亏为盈,并在2020年疫情爆发后,迎来业绩激增。

不过,受下游客户集中度低的桎梏,经销模式一直是乐普诊断的痛点,屡有买卖纠纷发生。重组之后,乐普诊断也一直在消化无形资产。这家公司未来能否整合下游客户,扩大市场份额,还有待观察。

疫情催生业绩暴增

资料显示,恩济和主营诊断试剂,包括POCT、凝血诊断、生化诊断。2017年被乐普医疗收购时,恩济和拥有83种产品,覆盖肝、肾、血脂、心血管等12个种类。

2017年,乐普医疗斥资1亿多元收购恩济和股权,并将其更名为乐普诊断。不过,虽然恩济和拥有丰富的产品线,但当时经营业绩处于亏损状态。

2016年,恩济和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1951.47万元、-392.47万元。此时的乐普医疗,正在市场大举收购,意图打造覆盖药品、器械、诊断、设备的大健康王国。

入主恩济和后,乐普医疗从管理层切入重整公司。恩济和前董事长与4名董事辞职,取而代之的,是乐普医疗的空降人马。

变为乐普诊断后,空降管理层对公司的产品结构进行大幅调整。招股书显示,2017年乐普诊断POCT、凝血诊断、生化诊断的销售金额占收入比重分别为51.47%、35.58%、5.44%,2019年比重变为37.36%、43.67%、11.75%。

通过调整结构,乐普诊断的产品收入贡献更为均衡,业绩也走出泥潭并逐渐稳定。根据招股书,乐普诊断2018年、2019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26亿元、2.6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33亿元、0.34亿元。

时间来到2020年,新冠疫情催生试剂需求的大爆发。站在风口上的乐普诊断,业绩也趁势而上,迎来历史高峰。2020年上半年,乐普诊断营业收入为5.23亿元,较2019年末增长94.42%,净利润为2.73亿元,较2019年末增长702.94%。

不过,新冠疫情有很大偶然性,因此乐普诊断的持续盈利前景,并不被外界看好。

根据招股书,2020年上半年乐普诊断新冠类的POCT销售金额为3.9亿元,占收入比重高达74.66%。此前,该类产品没有任何收入贡献。

疫情偶然,但生产线固定。新冠类POCT在2020年批量生产,也势必挤压乐普诊断其他产品的产能。以生化诊断为例,2019年销售金额占收入比重11.75%,2020年上半年该数据下降至2.31%;其产能利用率,也从2019年66.25%下降至54.97%。

对此,《投资者网》就盈利的可持续性,以及生化诊断的产能利用率未来是否回升等问题,向乐普诊断邮件和电话求证,对方未予置评。

经销模式引起纠纷

派驻管理层、优化产品结构,为了尽快重组乐普诊断并推动其走上正轨,乐普医疗还与其发生关联交易。

招股书显示,乐普医疗及其控制主体,一直是乐普诊断的第一大客户。2018年、2019年、2020年上半年,关联方分别为乐普诊断贡献销售金额1196.54万元、871.51万元、5777.43万元,占比营业收入分别为5.29%、3.24%、11.04%。

乐普医疗庞大的板块分布,成了乐普诊断有力的业绩支撑。招股书中,乐普诊断透露乐普医疗控股的医学检验中心、门诊公司、心血管医院等,都采购过乐普诊断的试剂。

不过,下游客户集中度低,素来是诊断领域之殇。西南证券曾测算,国内体外诊断企业400余家,但普遍规模小、生产品种少,产能前20名的企业,市场占有率仅约30%。

扣除乐普医疗及其控制主体,2018年、2019年、2020年上半年,乐普诊断前五名客户销售金额占营收比分别为9.09%、7.65%、16.41%。

分散的下游生态,令乐普诊断挖掘客户的难度倍增,经销就此成了主要的销售模式。

根据招股书,2020年上半年乐普诊断的经销收入为5.08亿元,占比主营业务收入高达97.18%。乐普诊断也在招股书里一再强调,公司"经销为主,直销与经销相结合"。

不过,经销模式可以拓展销售客源,但也容易带来纠纷。

企查查显示,2016年至2020年,乐普诊断涉及多起买卖合同纠纷。有广东经销商曾上诉法院要求乐普诊断赔偿1001.5万元,乐普诊断也曾作为原告,要求一家武汉经销商支付合同欠款。

因为经销模式的掣肘,乐普诊断存有大量应收账款。2018年、2019年,乐普诊断的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5018.33万元、5309.03万元,占比营业收入22.12%、19.7%。

既然与经销商有纠纷先例,那么乐普诊断对应收账款,也会有相应的减值准备。

2020年上半年,乐普诊断的应收账款余额为4388.13万元,扣除乐普医疗及其控制主体的268.6万元,非关联方的余额为4119.53万元。不过,乐普诊断的坏账准备只有62.68万元,对比2018年的465.98万元、2019年的664.65万元,相距甚远。

对此,《投资者网》就2020年上半年应收账款的计提是否过少向乐普诊断邮件和电话求证,但对方未予置评。

消化无形资产

IVD,又名体外诊断,医疗产业的一个细分领域。小到诊断试剂,大到光学设备,都是该领域的分支,整体规模庞大。

2014年起,乐普医疗开始构建IVD版图,先后收购主营分子诊断的爱普益、化学发光设备的艾德康、诊断试剂的恩济和。

每一次收购,都会对标的资产重新评估。对于当时重组恩济和,乐普诊断在招股书里坦诚,无形资产确认的金额较高。2019年,乐普诊断的无形资产为5312.54万元,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等,占比总资产17.04%。

从收购到提交IPO申请,乐普诊断这些年,都在消化无形资产。

根据招股书,乐普诊断透露因为收购时无形资产确认金额较高,部分摊销金额计入管理费用,造成2018年、2019年起管理费用率达11.75%、11.04%,高于同期行业平均的8.14%、8.65%。

同时招股书也显示,此前从未减值过的无形资产,2020年上半年乐普诊断减值了1432.62万元。其中,非专利技术达1367.54万元。乐普诊断解释,减值是出于"技术进步及市场环境变化"后做出的决定。

收购、消化资产、拆分上市,从恩济和到乐普诊断,乐普医疗每一步都踩在资本市场的"风口"上。这套路数,乐普医疗还将在旗下创新药平台上演。

2020年12月,乐普医疗的控股子公司乐普生物,同海通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在上海证监局备案。乐普生物由乐普医疗在2018年设立,通过自主研发、合作引进、投资并购等方式,目前构建起12个研发药品的管线。

对此,《投资者网》就为何频繁拆分子公司上市等问题向乐普医疗求证,对方表示:"应监管要求暂时还没办法对外交流"。(思维财经出品)■

乐普诊断

声明:思维财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