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上市公司年报风云快评系列之一(10家年报快评)

《投资者网》  |   2022-04-06 14:33:21
分享到

年报图.jpg

近期,市场逐步进入到了上市公司2021年年报的密集披露期,虽然不同公司业绩表现各有千秋,但不少巨头企业仍然表现亮眼。思维财经&《投资者网》将持续推出年报快评系列。

本期年报快评上市公司有十家,主要包括:

一、双汇发展(000895.SZ)

双汇发展(000895.SZ):受冻品库存减值等因素影响,公司2021年整体业绩承压,Q4如期改善。2022年在猪价良好走势下,公司屠宰业务望迎来量利齐升并释放较高利润弹性,肉制品业务有望享受成本下行红利,并通过持续推进产品升级&拓展新赛道为长期发展注入活力。维持“增持”评级。

2021收入/归母净利同减9.7%/22.2%,Q4业绩如期改善。2021年公司实现收入668.0亿元、同减9.7%,归母净利润48.7亿元、同减22.2%,扣非归母净利润44.3亿元、同减23.2%;其中Q4实现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157.2/14.1/13.5亿元,分别同比-13.3%/+7.3%/+12.7%。全年净利润下滑主要系猪价下降导致公司国产冻品及进口冻品销售出库产生亏损或计提减值准备,Q4猪价反弹使公司转回部分减值损失,并带动Q4利润增速回正。

屠宰业务:屠宰量&头均屠宰利润持续恢复,冻品减值拖累全年盈利。2021年公司屠宰业务实现对外收入344.8亿元、同减17.2%,屠宰量约1112万头、同增56.8%,营业利润9292万元、同减94.1%,猪价下滑为收入下降主要原因,但也促使纯头均屠宰利润自下半年起恢复至正常水平,营业利润下滑主要系猪价下降导致公司冻品库存全年计提13.0亿元资产减值损失。2021Q4,公司屠宰业务实现对外收入83.5亿元、同减22.6%,屠宰量约280万头、同增20.6%,营业利润4.3亿元、同增13.0%,纯头均屠宰利润提升至约60元,营业利润增长主要系猪价有所反弹使前三季度计提的冻品减值损失有所转回,Q4资产损失整体转回3.2亿元(2020Q4仍计提2.1亿元资产减值损失)。

屠宰业务2022年望迎量利齐升,产品升级&拓展新赛道为肉制品长期发展注入活力。2022年生猪供应充足,年初以来猪价保持下降趋势,公司预计全年生猪价格总体下行并呈前低后高,有利于公司屠宰业务实现量利齐升和开展冻品经营,从而2022年屠宰业务有望在低基数下显现较高弹性。对于肉制品业务,除有望享受成本下降利好,公司持续推进产品结构升级、拓展新赛道,2021年新品中“辣吗?辣”销量突破2万吨、火炫风、无淀粉王中王销量超万吨,预制调理菜销售约1万吨,餐饮食材销量突破3万吨,实现翻倍增长。此外,公司通过信息化管理持续加密网点布局,2021年末网点数超过130万个,期间增加超10万个。产品升级&网点扩张将为未来肉制品发展持续注入活力,销量有望重回正增长。

二、中颖电子(300327.SZ)

公司 3 月 29 日发布 2021 年年报,2021 年全年实现营收 14.94 亿,同比增47.58%;净利润 3.71 亿,同比增77%,全年毛利率 47.43%, 同比大幅提升6.88pct,主要由于产品涨价以及产品结构变化影响。

细分业务来看,在MCU业务上,公司深度受益国产替代,高端产品矩阵不断完善;在锂电池管理芯片业务上,公司头部手机品牌客户持续突破,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在显示驱动芯片上,目标国内 AMOLED 屏厂,品牌市场替代空间广阔。未来随着公司 AMOLED 显示驱 动芯片进入手机品牌市场,市场空间将进一步被打开。

风险提示:下游市场波动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研发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原材料上涨的风险。

三、太平鸟(603877.SH)

2021年公司收入/归母净利/扣非归母净利分别为109.21/6.77/5.2亿元、同比增长16%/-5%/-7%,非经主要为政府补助2亿元、投资收益0.44亿元、营业外支出0.37亿元、以及所得税影响额-0.54亿元,基本符合业绩预告。线上增长放缓,加盟延续外延开店,直营店效增长9%。童装增速最快,女装、男装增长主要靠开店贡献,乐町增速放缓。

老款出货占比提高、加盟毛利率下降。扣非净利率下降,存在一次性费用。2021年末存货为25.4亿元、同比增长13%、环比21Q3末下降10%,存货周转天数为168天、同比提高2天,其中1年以内/1-2年/2-3年/3年以上占比分别为69%/24%/5%/3%。

四、蔚来( NIO.NYSE)  

1、收入:2021年,蔚来实现营收361.36亿元,同比增长122.3%。净亏损40.16亿元,同比下降24.3%。

在2021年第三季度,蔚来曾因监管积分涨价获得不菲的其他收入。但这一趋势并未在第四季度延续,由于其他营收及毛利率环比下降,蔚来的亏损扩大。

2、销量:在2021全年交付的91429台车中,包括20050辆ES8,41474辆ES6以及29905辆EC6,与2020年的4096台相比,2021年EC6车型的交付量同比大涨730%,而ES6仍然为交付量最多的车型。 

目前来看,蔚来单车销量不高,还是靠车型数来堆销量,与理想走的是不同路线。

3、存量客户:蔚来的存量用户的价值有一定增长。有分析师预估,2021年Q4,蔚来存量单车贡献收入超4000元,年化收入约1.8万。

3、费用:“用户至上”的理念倒逼蔚来在营销与行政支出等方面增加投入。为此,在营销与行政管理支出上,2021年蔚来的投入同比增长74.9%,达到68.78亿元。

2021年蔚来汽车加大研发投资的力度,全年研发总投入Non-GAAP超过45.91亿人民币。

4、涨价问题:李斌表示,碳酸锂等原料“从第三季度开始涨价非常夸张”但在对产业链仔细研究后,蔚来认为碳酸锂的涨价还是“投机性”的,在原料供需关系上并未出现问题。他也呼吁,上游供应商可以从行业长期利益出发。

五、远洋集团(03377.HK)

1、收入

业绩报告显示,远洋集团2021年实现营业额约642亿元,同比提升14%。物业开发业务仍然保持着最大的贡献,占比达86%。其中来自于北京、环渤海、华东、华南、华中及华西区域的开发收入占比分别为19%、15%、22%、21%、17%及6%。

2、销量

业绩报告显示,远洋集团2021年协议销售总额约1362.6亿元,同比增长4%;协议销售楼面面积约767.35万平方米,同比上升9%。从地区分布来看, 61%的协议销售额来自于华东、华南、华中及华西区域。

3、土储

土储是房企的粮仓,是房企业绩持续增长的基石。2021年远洋集团在扩储上坚持“南移西拓”和“城市深耕”战略的同时,也在积极布局城市更新业务。

数据显示,2021年远洋集团共获取25个住宅开发项目及21个非住宅开发项目(包括物流项目及数据中心),总楼面面积及应占权益面积分别约为717.1万平方米及411.4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开发项目新增土储571万平方米,总货值超过人民币800亿元。

截至2021年末,远洋集团及其合营企业及联营公司的土地储备上升40%至约5313.5万平方米,而土地储备应占权益部分则相应上升43%至约 2850.3万平方米。

4、现金流问题

远洋集团现金资源总量实际已经出现明显下降,2021年中期公司现金资源达到382.32亿元,到年底大降110亿元。另外,远洋集团的净借贷比率也在上升,从2020年末的55%,已经上升到2021年末的85%。

2021年11月,由于预计远洋净负债比例会维持在40%以上,惠誉就曾将远洋集团展望由“稳定”下调至“负面”,重申长期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BBB-”。

截至2021年末,远洋集团有息负债合计922.24亿元,其中约186.68亿元将在一年内到期。

六、上能电气(300827.SZ) 

1、收入

上能电气(300827.SZ)发布2021年报业绩,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92亿元,同比增长8.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890.90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2亿元,同比增长241.89%。随着 5G 手机和电动汽车 的快速增长,芯片需求大增,产能无法匹配需求,导致市场芯片极度紧缺。IGBT 短缺影响减弱后,国内逆变器厂商产能利用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2、订单

截至 2022 年 2 月底,公司储能产品在手订单已超过 800MW,达到本次募投项目投产后第一期的预计产能,公司需要大幅扩产以满足未来几年快速增长的储能市场需求。2021年度,公司约 98.02%的储能业务收入来自于存量客户,其中的 42.17%来自于近年来合作过的储能电站投资商或者集成商。截至 2022 年 2 月底的在手订单中,约 30.44%来自储能产品存量客户。据了解。

3、产能

2018-2020年, 上能电气储能产品产销率分别为 87.23%、95.78%、97.33%。储能产品销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87.61%。公司目前现有储能产品产销率超过90%,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4、储能业务

上能电气本次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 42,000.00 万元,扣除发行费用后,2.5亿元用于年产5GW储能变流器及储能系统集成建设项目,0.5亿元用于研发中心扩建项目,1.2亿元用于补充流动性资金。2021年度上能电气储能业务营收为1.42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12.96%,同比增长135.3%。

七、锦江酒店 (600754.SH)

1、收入

2021公司营收113.4亿元,归母净利1.01亿元。2021Q4单季营收29.9亿元,归母净利385万元(同比转正)。2021年境内酒店营收88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3.66亿元;境外营收22.9亿元,受益于开放境外酒店大幅减亏,2021年归母净利润-5811万欧元(同比减亏4740万欧元)。经营稳健,海外大幅减亏。

2、费用率

2021年全年:整体毛利率为34.2%,主要系营收提升所致,销售费用率为7.8%,管理费用率为20.5%。2021Q4单季:毛利率37.8%,管理费用率21.9%,财务费用率4.1%,疫情收入减少导致费用率提升。

3、酒店同店表现仍低于疫前水平,Q4单季入住率同比下行。境内酒店同店RevPAR为134.87元,较2019年同期-17%;平均房价ADR为208.61元较2019年同期-3.1%。其中中端/经济型酒店同店RevPAR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83%/76.6%。2021Q4单季:大陆境内整体酒店RevPAR为133.91元(同比-11.2%,恢复至2019年同期86.4%),此外中端和经济型酒店ADR超2020年同期水平。中端/加盟门店占比提升,战略持续推进。2021全年净开酒店1207家达10613家,其中中端酒店5,517家,占比达52%;加盟店达9,692家,占比91.32%;2022年公司分别计划新开和签约1500、2500家酒店,中高端/轻资产战略持续推进。

八、和邦生物(603077.SH)

3月3日,公司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初步核算预计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98.67亿元,同比增长87.56%;归母净利润30.23亿元,同比增加7,284.28%,全年业绩创下历史新高。

我们调增2021年公司盈利预测,同时维持2022-2023年盈利预测,预计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23(原值30.08)、40.63、45.40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34(原值0.34)、0.46、0.51元/股,当前股价对应2021-2023年PE为11.4、8.5、7.6倍。受益于2021年以来双甘膦、草甘膦、联碱高景气以及公司在成本控制等方面的优势,公司业绩实现大幅增长,随着液体蛋氨酸项目达标达产以及未来光伏项目陆续投产,公司平台型布局优势凸显,成长空间广阔,维持“买入”评级。

Q4业绩大幅提升,2022年以来双甘膦、草甘膦及联碱景气不减  

根据公司公告,对应Q4单季度,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27.98亿元,同比+104.69%;实现归母净利润10.10亿元,同比+320.96%。根据百川盈孚数据,2021Q4纯碱、氯化铵、双甘膦、草甘膦市场均价分别为3,322.9、1,136.4元/吨、4.23、7.87万元/吨,环比分别+37.05%/+5.62%/+62.25%/+50.19%。2022年以来,公司主营产品双甘膦、草甘膦、联碱产品景气不减,我们依旧看好公司凭借西南纯碱巨头和双甘膦全球龙头地位迎来2022年业绩稳步提升。 

1月21日,公司公众号平台公告7万吨/年液体蛋氨酸项目达产达标,产品色度保持在1+以下,产品纯度TOS大于88%,并于2021年实现部分销售。同时,公司布局的重庆8GW光伏封装材料及制品项目、10GW超高效单晶太阳能硅片项目(启动规模1-2GW,已于2021年末开工建设)预计于2022-2023年陆续建成投产。我们认为,随着液体蛋氨酸、光伏玻璃、单晶硅片项目有序推进,公司新能源材料产业线一体化程度加深、上下游产品链进一步延伸,发展前景可期。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下跌、产能投放不及预期、政策执行不及预期等。

九、迈为股份(300751.SZ)

2021 年实现营业收入 30.95 亿元,同比增加 35.44%;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43 亿元,同比增加62.97%。业绩高速增长,复合预期。 受益于光伏行业连续多年的高景气,公司产品销量稳步上升。2021 年实现太阳能电池成套生产设备销量393条(丝网印刷按单轨统计),同比增长46.1%。

2021年报合同负债、存货大增,公司订单饱满,业绩无忧2021 年公司合同负债24.1亿元,同比+50%,存货28.1亿元,同比+34%,其中发出商品19.1亿元,合同负债大幅增长、存货尤其是发出商品高速增长,表明公司订单高增长、即将转化为收入。

随着成本不断降低,HJT电池片渐入佳境,即将面临大规模产业节点。公司深入布局 HJT 电池片整线设备,具备整线设备供应能力,2021 年市占率70%以上,占据明显的先发优势,有望在HJT产业大潮充分受益。我们预测公司2022年-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5.26亿、66.05亿、92.96亿,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06亿、12.45亿、17.42亿,对应的PE分别为63.3X、46.06X、32.92X,中原证券继续维持”买入”评级。

十、奈雪的茶(02150.HK)

1、 财务表现:2021年,奈雪的茶茶饮店录得门店经营利润人民币5.915亿元,较2020年提升约68.4%。2021年奈雪的茶茶饮店门店经营利润率为14.5%,较2020年提升约2.3个百分点。本集团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由2020年的人民币5.743亿元下降约11.1%至2021年的人民币5.103亿元。

2、 品牌表现:于报告期内,奈雪的茶茶饮店贡献了本集团的绝大部分收入。公司预计,在

可预见的未来,奈雪的茶茶饮店仍将是主要业务重心。

3、 门店表现: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在80个城市拥有817间奈雪的茶茶饮店,均为自营。2021年,净新增326间奈雪的茶茶饮店。公司坚持主要在现有的一线、新一线和重点二线城市进一步扩张茶饮店网络并提高市场渗透率,以期培养和巩固消费者对高端现制茶饮的消费习惯。

之一全.jpg

2021年报风云快评

声明:思维财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