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网》引线 | 张伟
近年来,随着中国科技实力的增强,作为互联网基础领域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行业也早已经开始走出国门。除了华为、中兴等耳熟能详的行业巨头,一些腰部企业在海外也能做到年收入超10亿元的规模。
但与头部企业相比,腰部企业存在融资渠道窄、海外抗风险能力差、行业影响力有限等问题,相关公司也希望通过上市做大规模,进一步增强出海的竞争力。
6月,广东“小巨人”企业广州通则康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通则康威”或“公司”)递交招股书,计划在深交所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并上市。
根据ABI Research的统计排名,通则康威位目前列全球5G FWA CPE供应商第七位,是华为、中兴之外,唯一能够进入全球前十的中国宽带连接终端设备商。
虽然已具有一定的行业地位,但通则康威也存在经营业绩不稳、境外销售占比较高、应收账款无法收回等风险。截至8月25日,通则康威的IPO状态显示为“已问询”,公司最终能否成功登陆创业板,还有待观察。
请来的实控人、消失的股东
一般来说,大多数创始人会一直为公司的实控人,但像通则康威这种半路请来一个实控人的情形,比较少见,也颇为神秘。
《招股书》显示,通则康威成立于2019年3月,由单建新、王伍、李金龙3人出资1亿元成立,3人分别认缴出资6300万元、2700万元、1000万元,均以货币出资,对应持股比例分别为63%、27%、10%。其中,单建新、王伍所持的部分股权是替夏荣平、程洪卫等15名自然人代持。
公开资料显示,从1999年开始,单建新、王伍、夏荣平、程洪卫4人就一起在太光通信任职,2002年通则技术成立时,这4人一起加入。到2019年通则康威成立时,这4人第三次共事。加上李金龙,这5人算是通则康威的创始团成员。
随着股权代持的解除及还原,李金龙“掉队了”,同时邀请的“外来和尚”却成了通则康威新的实控人,这是这么回事呢?
按照通则康威的说法,公司“创始团队希望由具有专业背景长期深耕ICT领域且具有丰富上市公司经营管理经验的侯玉清作为掌舵人带领团队发展,侯玉清亦逐步看好公司发展前景”。
于是2021年,通则康威的创始团队代表单建新、王伍将其持有的公司46%股权转让给侯玉清及其控制的通康投资。但在《招股书》中,通则康威对于此次转让价格以及李金龙为何“消失”等情形语焉不详,引发诸多猜测。
本次IPO前,侯玉清持有通则康威约54%的股权,为公司的实控人。单建新、王伍分别持有约13%、12%的股权,为公司的第二大股东、第三大股东。此前被代持的部分自然人及其他业务骨干通过员工持股平台持有约11%的股权,为公司的第四大股东。
从个人履历来看,侯玉清从业经验丰富,早年曾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任职,随后又在该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普天科技(002544.SZ)担任项目部总经理。离开普天科技后,侯玉清加入另一家上市公司高新兴(300098.SZ)担任总裁。
资料显示,普天科技的业务集中于专网通信、公网通信等领域,高新兴曾是通信基站、机房运维供应商,目前其业务已转型为车载终端、智慧政法及视频云。
值得一提的是,据《招股书》披露,2001年11月至2003年10月,侯玉清任广州康威兴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康威兴科技”)经理。但仅从名字上看,康威兴科技与通则康威是否存在关系,也成了一个迷。目前,康威兴科技已经被注销。
国产成色存疑、业绩增长乏力
据《招股书》介绍,通则康威主要从事自主型号系列宽带连接终端设备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致力于成为一家全球性的宽带连接终端及智能解决方案提供商。按区域的营收构成显示,境外销售收入在通则康威主营收入中的占比分别为76%、81%、85%,呈逐年上升趋势。
通则康威表示,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已搭建起基于紫光展锐、中兴微、联发科、高通等国内外主流通信芯片的产品技术平台,为全球电信运营商服务。实际上,通则康威的5G产品仍依赖于联发科、高通等国外芯片,国产成色存疑。
《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下称“报告期内”),通则康威的采购原材料包括芯片、通用模组、电子元器件、电池类、PCB等,占比合计超79%.
其中,芯片、通用模组一直是通则康威的两个主要采购项目,报告期内的占比合计最高超过73%,最低也有57%,从产品类型看,通则康威的4G产品主要基于中兴微的芯片方案,5G产品主要基于联发科、高通的芯片方案
2024年,基于联发科、高通芯片的产品收入在通则康威主营收入中的占比约37%,基于紫光展锐、中兴微国产芯片的营收占比约62%。不过,国产芯片的应用多为4G产品,5G产品仍依赖于高通、联发科的芯片,存在被“掐脖子”的风险。
通则康威表示,公司与紫光展锐、中兴微等境内国产芯片厂商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作为紫光展锐 5G 数据类芯片的首家合作客户,开发并顺利推出首款基于紫光展锐国产芯片的5G CPE产品,以实现国产5G芯片的产业化应用突破;未来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性能和功能,以满足市场对5G融合应用的需求。
就在公司大力拓展5G业务的同时,通则康威却出现了业绩增速乏力的情况。
报告期内,通则康威的营收从9.62亿元增至11.52亿元,净利润却从9464万元下滑至8035万元。特别是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12%,净利润却同比下滑25%。对于2024年“增收不增利”的原因,通则康威表示,主要受“研发投入加大、产品迭代和运费上升”等因素所致。
但据财报,报告期内通则康威的研发费用率均值只有6.5%左右,低于行业平均14%的水平。若要保持竞争力,通则康威需要继续加大研发投入。
募资用途显示,通则康威本次IPO拟募资13.81亿元,其中7.92亿元用于研发运营中心及信息化建设项目,约占募资总额的57%;另外2.89亿元用于全球营销服务网络建设项目、3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思维财经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