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大牛股,高管涉案被查

《投资者网》谢莹洁  |   2025-11-17 18:01:42
分享到
内幕交易。

资本滩.jpg摄图网_501643337_股市洞察场景(企业商用) (1).jpg

《投资者网》谢莹洁

股价暴涨2倍后突遭 “监管风暴”,上海洗霸(603200.SH)的高光时刻戛然而止。近两日公司股价加速下探,创下两月以来新低,背后是一则牵动市场神经的公告:两名高管因“涉嫌短线交易”被中国证监会立案。

11月公司公告,分别收到公司职工董事潘阳阳和公司副总裁索威发来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告知书》,因潘阳阳和索威均涉嫌短线交易,根据法律法规,证监会决定对其分别立案。

上海洗霸表示,本次立案所涉事项系对潘阳阳和索威的个人调查,不会对公司的日常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涉嫌短线交易

“短线交易”四字,在A股市场向来敏感。它指向的是《证券法》第四十四条明确禁止的“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百分之五以上的股东,将其持有的本公司股票在买入后六个月内卖出,或者在卖出后六个月内又买入”的行为。简言之,就是“自家股票倒腾得太勤快”。

监管之所以对此严令禁止,是因为内部人天然拥有信息优势,若允许其高频买卖,无异于纵容“信息套利”,既有违市场公平,也易损害中小投资者利益。

资料显示,潘阳阳出生于1987年,2008年5月入职上海洗霸,曾任采购部副总监、第五届监事会监事,现任公司先进材料事业部副常务总经理,公司工会第四届委员会委员。2024年度,潘阳阳薪酬为27.64万元。

2025年6月27日,上海洗霸公告称,潘阳阳于当日被选举为公司第五届董事会职工代表董事,直接持有公司股份88805股。

资料显示,索威出生于1981年,2005年5月入职上海洗霸,历任公司总经理助理、空液冷事业部与设备工程部总经理,现任公司副总经理兼空液冷装备事业部总经理。2024年度,索威薪酬为10.60万元。

1.png

据公告披露,二人于11月8日分别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至于具体交易频次、交易金额、获利几何,公司并未详述,仅表示“上述事项系针对个人,不会对公司日常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

“短线交易”在A股并不鲜见,但一次两位高管同时被立案,仍属罕见。翻阅上海洗霸过往公告,潘阳阳、索威均非公司创始人,亦不在持股5%以上股东之列,平日曝光度有限。

“监管对短线交易的追责近年明显趋严。”一家券商合规部人士告诉《投资者网》,新《证券法》实施后,对短线交易的罚没标准从“归入权”升级为“没收违法所得+警告+罚款”,罚款上限从原来的三万元飙升至“十万元至上亿元”。 

A股监管风暴

公开资料显示,上海洗霸成立于1994年,2017年在上交所主板上市,主营业务为工业和商业客户提供水处理化学品和整体解决方案。近年来,公司正积极发力新能源固态电池材料的研发与生产,以此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与液体锂电池相比,固态电池能在更加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能量密度,是业内公认的下一代电池。随着固态电池概念受到热捧,A股市场固态电池相关概念股持续受追捧,热钱不断涌入,上海洗霸便是资本“热炒”的典型案例。

今年以来,随着固态电池概念受到热捧,上海洗霸股价也迎来强劲上涨,并在近期创出历史新高。11月7日,上海洗霸股价来到了82.16元/股的阶段性高点,总市值为144.2亿元,年初至今公司股价涨幅达239.78%。不过最近公司股价下滑,11月12日报75.55元/股。

2.png

在固态电池的投入上,上海洗霸并不算“阔绰”,且进展也不算快。例如固态电解质粉体先进材料吨级至10吨级工业化标准产线,试产产线设备投资金额不足百万元。上海洗霸曾在股价异常波动公告中强调,其固态电池相关业务尚未获得批量订单,暂未形成长期稳定的收入,对整体业绩暂不构成影响。

财报显示,上海洗霸自身的新能源先进材料被归在“其他产品服务”里,该项目下包括电力、危废、检测、新能源先进材料等多个种类。今年上半年,其他产品服务营收736.54万元,占总营收比例仅为3.28%。

业绩方面,2025年前三季度,上海洗霸营收3.54亿元,同比下降5.52%;归母净利润1.19亿元,同比增长146.80%,这主要受益于对ATL的股权转让收益,但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9.86%至3196.28万元。

事实上,近五年来,上海洗霸扣非净利润持续处于低位,2019年为6358万元,2020年降至3419万元,2024年仅为1419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洗霸并非首家因短线交易陷入风波的沪市公司。11月3日-7日,证监会发出4份立案调查通知书, *ST长药(300391)、八一钢铁(600581)控股股东新疆八一钢铁集团、洲际油气(600759)股东海口东铎商务服务合伙企业也都在同一时间段被立案调查。与此同时,梅花生物公告称,控股股东孟庆山因证券操纵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

监管“亮剑”频率之高,让市场对“短线交易”四字愈发敏感。此次上海洗霸两位高管同时被立案,无疑放大了投资者的负面联想——“是否内部人早已对公司前景失去信心,才急于套现?”“公司内控是否存在漏洞,导致高管连最基本的买卖间隔都记不住?”种种质疑,在股吧和投资者互动平台迅速发酵,最终化作抛售筹码。

从监管视角看,短线交易立案只是第一步。根据惯例,证监会后续将调取交易流水、比对内幕信息形成时间,若发现涉嫌内幕交易,则可能被升格处理;若仅构成短线交易,也将面临罚没所得、行政警告及罚款。(思维财经出品)■

上海洗霸

声明:思维财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