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车停产涨价声又起 布局换电的蔚来汽车前景如何?

《投资者网》葛凡梅  |   2022-04-20 08:38:49
分享到

摄图网_401602805_新能源汽车场景(企业商用).jpg《投资者网》葛凡梅

编辑  汤巾

4月18日,蔚来汽车(9866.HK)换电站南京江宁欧尚正式上线。据其公布的数据,截至目前,蔚来汽车已在全国累计建成900座换电站,用户累计换电超800万次。

积极布局换电赛道,是造车新势力蔚来汽车身上众多鲜明的标签之一。然而,在其换电业务亮丽的背后,公司也正在遭遇整车停产困境。根据4月9日蔚来汽车发布的声明,因为疫情原因,供应链合作伙伴陆续停产,导致蔚来整车生产已经暂停,近期不少用户的车辆会推迟交付。

事实上,这并非是蔚来汽车首次受到来自供应链层面的冲击,而公司产品的延期交付也早有先例。如今,整车停产也使得黑猫投诉平台上出现关于蔚来汽车消费者退费退款的投诉。

从最新交付量来看,今年3月份,小鹏汽车(9868.HK)、哪吒汽车、理想汽车(2015.HK)和零跑汽车四家造车新势力车企的月销量均已超过万辆,而蔚来汽车单月销量不足万辆,仅9985辆,作为“蔚小理”中的一员,蔚来汽车3月销量已跌出新势力造车企业前三,市场表现并不乐观。如今叠加整车停产,对于2021年净利润亏损高达40亿元的蔚来汽车而言,产品普遍涨价是否能缓解公司今年的经营压力?

整车停产

4月9日,蔚来汽车在其APP上发布《近期生产与交付情况的说明》称,自3月份以来,因为疫情原因,公司位于吉林、上海、江苏等多地的供应链合作伙伴陆续停产,目前尚未恢复。受此影响,零部件无法凑齐,导致蔚来整车生产已经暂停。由于上述原因,近期不少用户的车辆会推迟交付。

蔚来汽车方面表示,公司会与供应链合作伙伴一道,在满足防疫要求的前提下,争取早日恢复生产。

1.jpg(截图来源:蔚来APP)

对此,蔚来汽车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曾表示,“受长春和河北疫情影响,3月中旬蔚来有些零部件就断供了,靠着一些零部件库存勉强维持。最近又碰上上海和江苏等地疫情,很多合作伙伴供不了货,只能暂停生产。”

随着蔚来汽车停产、推迟交付,黑猫投诉平台出现关于消费者退费退款的投诉。今年4月,有消费者在黑猫投诉上表示,“(购买蔚来汽车)支付定金后,想要退款;联系销售顾问后,销售顾问反馈必须只能7天以后进行退款,并给我展示协议内容,且表明他们为上市公司,及其他原因,设定用户支付定金后,必须7天以后,且在车辆未排产的情况下才给退。”

黑猫投诉平台关于蔚来汽车的投诉

2.png(资料来源:黑猫投诉)

而关于延期交付,早在去年10月29日,蔚来汽车也曾发布一则“关于近期车辆交付的说明”。蔚来汽车表示,由于生产线改造升级,部分计划于10月交付的车辆订单将晚于原计划交付,延期交付后将一次性赠送2888积分。如今,蔚来汽车又因供应链停产将导致延期交付。

不过,目前疫情之下,几乎所有车企都在面临着来自供应链层面的压力。今年3月疫情以来,位于上海、吉林、长春、广州等国内主要的汽车生产基地,都受到了影响。而上述地方均是汽车产业重镇。据华福证券研报,吉林、上海和广东三地汽车产量占到全国约33%。

嘉之道汽车数据库资料显示,2021年全球排名前20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中,有17家在上海建设了34个生产基地,9家企业在中国的公司总部位于上海,其中包括博世、大陆、采埃孚等在内的巨头型汽车零部件公司。

4月14日,小鹏汽车创始人、董事长何小鹏在其个人朋友圈写下一段话:“如果上海和周边的供应链企业还无法找到动态复工复产的方式,五月份可能中国所有的整车厂都要停工停产了”。华为消费者业务CEO、智能汽车BUCEO余承东在朋友圈转发了何小鹏的上述发文并评论称:“的确如此。”

同样面临疫情及供应链冲击压力,蔚来汽车作为率先被迫停产的车企之一,也再次暴露出其供应链问题。事实上,蔚来汽车并非首次遭受供应链制约影响。2021年8月,其交付车辆5880辆,环比下滑近26%,跌出造车新势力前三甲。

彼时,对于交付量的环比大跌,蔚来汽车方面称,8月受马来西亚、国内南京等地区的疫情影响,导致公司个别零部件供应严重受限,生产端受到制约,特别是车型ES6和EC6生产端严重受限,影响了8月的交付量。

销量跌出前三

此次蔚来汽车再次面临供应链受阻的挑战,停产也将给公司销量带来考验。

资料显示,蔚来汽车旗下的车型主要有2017年12月推出的高端智能电动旗舰SUV ES8,2018年12月推出的五座高性能高端智能电动SUV ES6,2019年12月推出的五座高端智能电动轿跑SUV EC6,以及2021年1月推出的高端智能电动旗舰轿车ET7,在2022年3月开始交付。此外还有2021年12月推出中型高端智能电动轿车ET5。

蔚来汽车的主要在售车型为ES8、ES6和EC6,每辆最低起步价在35万元以上。蔚来汽车表示,智能电动旗舰轿车ET7已开启交付,截至3月31日已交付163台。预计5月下旬发布搭载最新智能座舱硬件的2022款ES8、ES6和EC6,以及现有用户智能座舱升级方案;诞生于NT2平台的全新大五座SUV ES7也将同步发布。

根据4月1日蔚来汽车发布的3月销量数据,2022年3月,蔚来汽车交付新车9985辆,同比增长37.6%。2022年一季度,蔚来汽车交付新车25768辆,同比增长28.5%;蔚来汽车车辆已累计交付192838台。

乍看之下,蔚来汽车的销量表现良好。但是从行业对比来看,作为新势力造车的领头羊,蔚来汽车3月的销量已经被“后来者”赶超,销量排名跌出行业前三。数据显示,今年3月,小鹏汽车销量为15414辆,在造车新势力品牌销量榜中位居首位,哪吒汽车销量为12026辆,理想汽车和零跑汽车的销量分别为11034辆、10059辆,蔚来汽车的月销量不足万辆,仅为9985辆。

而从2022年一季度累计销售量来看,销量从高到低依次排序的企业为小鹏汽车(34561辆)、理想汽车(31716辆)、哪吒汽车(30152辆)、蔚来汽车(25768辆)、零跑汽车(21579辆)。需要注意的是,蔚来旗下车型售价是这五家当中最高的,品牌定位也会影响销售规模。

3.jpg(资料来源:汽车关注网)

如今,蔚来汽车还对产品进行了涨价。继4月9日蔚来汽车发布整车停产公告后,4月10日,蔚来汽车在其官方微博宣布多款车型将涨价。

蔚来汽车称,受全球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2022年5月10日起,蔚来将对旗下产品价格进行适当调整:ES8、ES6及EC6各版本车型每辆起售价上调10000元,ET7、ET5起售价不变。2022年5月9日(含)前支付ES8、ES6、EC6、ET7定金或ET5预订金,购车价及电池租用服务费不受此次调整影响。

4.jpg(资料来源:蔚来汽车官微)

亏损超40亿元

蔚来汽车产品涨价,或许是为了扭转公司业绩经营压力。从业绩表现来看,蔚来汽车目前仍处于净利润亏损阶段。3月25日,蔚来汽车发布2021年年报称,蔚来汽车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361.4亿元,同比增长122.3%;净亏损40.2亿元,同比收窄24.3%。

从行业对比来看,2021年,小鹏汽车的销量为9.8万辆,蔚来汽车为9.1万辆,理想汽车为9万辆,三家企业销量数据表现追赶紧密,而净利润亏损表现却迥异。2021年,小鹏汽车亏损48.6亿元,理想汽车亏损3.2亿元,蔚来汽车则亏损40亿元,亏损额高于理想汽车。

在2021年第四季度,理想汽车已经实现单季度扭亏为盈,净利润为2.96亿元;对比之下,蔚来汽车却陷入了“卖的越多,亏的越多”的窘境。2021年第四季度,蔚来汽车的营业收入为99亿元,同比增长49.1%;净亏损为21.434亿元,同比增长54.4%。

对于长期亏损的原因,蔚来汽车方面表示主要来自长期研发及在欧洲市场上的投入。在2021年,蔚来汽车的研发支出45.9亿元,同比增长84.6%,占营收比例为12.7%。而在2018-2020年,蔚来汽车的研发投入分别为39.98亿元、44.29亿元、24.88亿元,而同期,理想汽车为7.94亿元、11.69亿元、11亿元,小鹏汽车为10.51亿元、20.7亿元、17.26亿元。成立7年的蔚来汽车,近四年的研发投入已超过155亿元。

此外,换电业务也在持续“烧钱”。据红星资本报道,蔚来汽车换电站值守人员表示,内部估计一座换电站的成本在300万元左右。而目前蔚来已建成900座换电站。这样看来,蔚来换电站成本已高达27亿元。

蔚来汽车方面表示,销售服务网络方面,2022年计划在中国新增不少于100个蔚来中心和50个授权服务中心。补能网络方面,2022年计划部署30条PowerUpPlan目的地加电路线,在中国累计建成超1300座换电站、6000根超充桩和10000根目的地充电桩。

持续的资金投入,离不开蔚来汽车不断获得的融资。据统计,目前蔚来汽车已完成12次融资,融资金额443亿元。在今年,蔚来完成了四笔累计175亿元融资,且有近30亿元的可转债融资。

今年3月,蔚来汽车还在港股二次上市,至此,“蔚小理”三家头部造车新势力齐聚港股,均实现在美国、香港两地上市。但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均为“双重上市”的方式登陆港交所,并均实现了再次融资,而蔚来汽车此次为“二次上市”,并采用介绍上市的方式,不涉及新股发行及资金募集。

海通国际在研报中指出,2022年蔚来汽车计划研发团队扩张至9000人,叠加新车型推出节奏加速以及海外市场扩张带来相关适配调整,预计研发相关投入将保持较高增速。与此同时,该研究机构还提出蔚来汽车“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供应链短缺无法缓解、居民消费意愿下滑、在建工程不及预期导致产能爬坡低于预期”等风险提示。(思维财经出品)■

汽车新能源汽车蔚来汽车新能源

声明:思维财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