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发展显韧性,南京银行2024年营收增速领跑万亿规模上市银行

《投资者网》崔悦晨  |   2025-04-29 13:55:57
分享到

《投资者网》崔悦晨

4月21日,南京银行晒出了2024年度成绩单,结合各项财务数据来看,南京银行交出一份典型的“优等生”成绩单。

年报显示,2024年南京银行实现营业收入502.73亿元,同比增长11.32%,增速领跑万亿规模上市银行;归母净利润201.77亿元,同比增长9.05%,保持较高增幅。

截至2024年末,南京银行总资产跨过2.5万亿大关,达到2.59万亿元;存款规模超1.49万亿元,同比增长9.26%;贷款规模超1.25万亿元,同比增长14.31%;不良贷款率0.83%,拨备覆盖率335.27%,资产质量保持优良。

在4月28日召开的南京银行2024年度暨2025年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南京银行董事长谢宁表示,2024年以来,南京银行经营业绩持续向优向好,主要经营指标走出十分漂亮的“双U型曲线”。股东、市场和金融管理部门对南京银行的表现给予了积极评价和认可,2024年主要股东增持南京银行股份超70亿元,全年股价涨幅在上市银行中名列前茅,执行人民银行政策获评最高等级A级。

三大业务均衡发展,营收增速领跑万亿规模城商行

2024年,南京银行秉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追求长期主义,三大战略板块业务多元均衡发展,价值创造增长空间进一步打开。

在对公业务领域,南京银行锚定服务实体经济,加大信贷资源投放。2024年末,该行对公贷款总额超9360亿元,较年初增长14.86%,成为带动利息净收入增长的主动力和稳定锚。

此外,围绕江苏省“1650”产业体系及区域特色产业,南京银行配置了专项信贷额度,通过创新场景产品,多层次、多渠道支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截至报告期末,南京银行营业网点总数达289家,小微金融服务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不含贴现)余额1343.87亿元,增幅15.86% ,高于全行贷款平均增幅2.79个百分点。

在零售业务领域,南京银行依托“专业资产配置”与“客户悉心陪伴”双轮驱动,推动财富业务稳健高质量发展。截至报告期末,该行零售客户金融资产(AUM)规模超8260亿元,同比增长12.77%。

在金融市场领域,南京银行发挥多牌照业务优势,打造多元业务增长点。2024年,该行资产托管规模达3.4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5.59%,托管中收同比增长超28.69%。同时,南银理财资产配置能力大幅提升,产品规模超4730亿元,较年初增长26.62%,规模稳居城商行理财子公司前列;鑫元基金规模效益同步攀升,综合实力持续增强。

在业绩说明会上,南京银行行长朱钢表示,2024年南京银行紧扣服务实体经济,加大信贷资源投放力度,尤其是持续加强对科技、绿色、普惠等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全行信贷资产规模同比增幅达到14.31%,增速高于资产增速1.06个百分点,在总资产中的占比进一步提升,进而带动了利息收入的稳定增长。

进入2025年,南京银行业绩继续稳健增长,一季度实现营收141.9亿元,同比增长6.53%,其中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17.8%;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1.08亿元,同比增长7.06%,营收净利延续双增态势。

资产质量保持稳定,不良率连续15年低于1%

风险防控是银行经营的永恒主题。南京银行坚持“优化风险管理,增进价值创造”的风控理念,构建覆盖经营管理全过程的风险管理体系,提升全面风险管理水平。

2024年,南京银行大力实施智能风控体系打造,将风险管理能力建设嵌入业务场景,推动授信审批垂直化改革试点落地,优化审批流程。

在不良贷款处置方面,南京银行持续深化资产质量管理,控新增、降存量,多措并举推动不良资产处置化解。控新增方面,该行强化风险识别与预警,早介入、早化解,深化大额问题资产协同处置,推动风险前移管理。

截至2024年末,该行贷款不良率0.83%,较上年末下降0.07个百分点,延续了多年以来的良好表现。逾期贷款占比1.27%,较上年末下降0.04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335.27%,贷款减值准备余额近350亿元,风险抵补能力稳定在较好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南京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已经连续15年始终保持在1%以下,这在所有A股上市银行中实属难得。

此外,南京银行合规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包括健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管理体制机制,迭代升级反洗钱管理体系,开展涵盖员工行为管理、案件防控领域的体系建设等。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南京银行不良贷款率维持在0.83%,拨备覆盖率323.69%,风险抵补能力充足,资产质量延续优异。

科技赋能提质增效,数字化转型效果显现

2024年,南京银行积极拥抱技术变革,紧跟金融科技发展趋势,明确“AI+金融”的发展路径,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为可持续发展增添活力。

南京银行持续完善大模型和智能体应用体系,打造营销大脑和产业大脑“双脑数字引擎”,构建产业链图谱和客户全景画像,并充分发挥大模型精准洞察优势,为企业潜在融资匹配智能方案,推动客户服务升级和价值提升。

与此同时,该行依托线上化能力建设,加快布局客户生态经营,实现“鑫e小微”、“鑫e科企”等超20款对公产品的全流程线上化,此外,“鑫福薪”全面融入客户日常生态场景,数字化转型成果持续涌现。

截至报告期末,南京银行手机APP月活客户规模 (MAU) 突破228万户,同比增长超22%,客户体验持续改善。

服务国家战略大局,做深做实“五篇大文章”

2024年,南京银行主动担当使命,深度融入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围绕金融“五篇大文章”,持续调优资源配置,使之与国家战略导向、经济转型方向更加适配。

在科技金融方面,南京银行以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主线,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累计服务科技企业超1.7万家,提供信贷支持1272亿元,江苏省内专精特新企业对接服务覆盖率达50%。

绿色金融方面,南京银行围绕绿色产业、传统转型、专项概念三大场景,创新生态金融产品,落地了长江环境综合治理类模式首笔项目贷款、“产品碳足迹挂钩”贷款、航运企业转型金融贷款等多笔创新业务,实现江苏省内首发,以多元服务满足绿色企业融资需求。截至2024年末,该行绿色信贷余额超2216亿元,较年初增长25.20%,连续七年保持20%以上增速。

普惠金融方面,南京银行深入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加大服务下沉和市场覆盖,并持续推动模式创新和产品升级。截至2024年末,该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近3250亿元,有贷户超4.9万户,普惠、涉农重点领域贷款同比分别增长15.86%、22.30%。

养老金融方面,南京银行聚焦养老金金融和养老服务金融两大方向,持续打磨系统功能、产品供给和渠道拓展,对接满足居民多样化的养老金融需求,个人养老金开户数和缴存规模稳步增长。

数字金融方面,南京银行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和数字化人才储备,积极拓展政务、物业、学校等高频民生场景,支持打造“鑫e政务”、“鑫云e链”等产品,全年落地204个场景项目,批量获客活客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展望未来,南京银行董事长谢宁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2025年将始终秉持价值创造理念,聚焦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更快适应时代变革、更实筑牢安全屏障、做深做实金融“五篇大文章”,推动全集团稳健、均衡和可持续发展,朝着“打造国内一流的区域综合金融服务商”的愿景加速迈进。(思维财经出品)■

南京银行

声明:思维财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