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华润啤酒25亿全资收购蓝剑啤酒38%股权时,蓝剑集团守门大爷一夜成为百万富翁的故事一直在坊间流传。
11年之后的今天,四川蓝剑饮品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蓝剑集团)已经奔走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的路上。内部职工股的回购工作一度传出诸多争议。
10月17日,蓝剑集团发给《投资者报》的资料宣称:2018年9月之前完成了阶段性准备工作,今后会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基调。

回购职工股时曾引发争议
蓝剑集团创建于1985年,属于员工集资创业型公司,距今已有31年历史。
2005年股改后,出于激励目的,公司管理层和老员工纷纷持股。其中公司高层获得了100万股以上的股份,中层领导大约得到10万股左右,而普通职工在蓝剑工作满3年以后也可以获得蓝剑的股份5000股,而发行价格是1元。短短几个月时间内,发行价格就从每股1元最高炒到了30元。
一位在蓝剑集团干了10多年的中层管理人员告诉《投资者报》记者,今年8月之前,为扫除内部障碍,蓝剑集团已按10元/股的价格回购了内部员工股。
然而,这次回购并非一帆风顺,一位出自于蓝剑创始人团队的高管认为回购价格远低于预期,曾拒绝在回购协议上签字。
还有一名员工当初由于进公司晚,没有分到职工股。于是他花了15万,以发行价15倍的价格购买了1万股。现在,他不得不接受公司10倍回购政策,他1万股只拿到10万的回购款。一去一来,他亏了5万。
有员工说,2005年到现在,13年的时间,蓝剑集团市值增长远超50倍,甚至达到100倍了,股票回购至少应按50倍回购。
蓝剑集团今年上半年再次发行职工股,发行总额是多少尚不得而知。不过,一般员工可持股几万股,中层员工可持股25万—50万股,高层持股几百万股以上,但也有个别员工放弃持股。
刚刚签字领取了分红的一位中干说:“我有60万的股份,每年能领取36000元的分红,比存在银行划算,就算是把钱存在公司吧,也是我为公司做的贡献。”
蓝剑集团宣称会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基调
在2017年糖酒会期间,蓝剑集团懂事长郭一民宣称,基于打造“百年老店”的梦想,蓝剑已经开始启动了上市准备,目标为3年内实现产值超百亿。
10月17日,蓝剑集团发给《投资者报》的资料宣称:“公司经营的成长过程,通过上市是扩展公司经营规模的最佳融资渠道。每个实体制造产业公司要跨入资本市场,都会有一定程度的磨合和调整期,我们已于2018年9月之前完成了阶段性准备工作,今后会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基调,选择最佳的上市时间并与股东们随时保持资讯的无缝交流,为公司长远经营及股东利益创造双赢局面”。
至于正式上市的时间,据集团常驻香港参与企业融资相关工作的廖先生介绍:按照相关制度的规定不能披露,否则反而会影响公司上市进程。今后如果有集团下属企业上市的进一步消息和资讯,蓝剑将在相关政策法规允许的基础上,适时公布。
出售蓝剑啤酒时守门大爷都成了百万富翁
汶川地震后,中国证监会发布了 “为四川企业开辟绿色融资渠道”的政策,蓝剑集团虽处于重灾区德阳什邡,但在地震中完好无损。作为当地龙头企业,借“绿色通道”实现上市的可能性大增。
据了解,蓝剑集团以前是集体企业,以生产啤酒起家,后进入到饮品和医药领域。在已成为西南啤酒业老大的情况下,由于华润集团斥巨资在四川生产雪花啤酒,在惨烈的价格战下蓝剑集团决定将蓝剑啤酒卖给华润集团。
2007年初,华润雪花以25亿元的代价收购原蓝剑集团持有的华润蓝剑38%股权。此次收购使原蓝剑集团内部职工股增值高达100倍,导致一大批持股的中层骨干和老员工一夜暴富:那次收购造就了30多个千万富翁、300多个百万富翁。”时任蓝剑集团新闻发言人、副总经理王斌向媒体坦承,连公司守门的大爷都突然间变成了百万富翁。
一位高管回忆说,当时,不少老员工骑着自行车,用纸箱子装着满满一箱现金往家里驮,一家人看着突然这么多钱,不知咋办。
根据蓝剑集团发给《投资者报》的资料,最近几年经过拓展,特别是唯怡天然饮品逐渐开始实行“0添加剂”的战略后,蓝剑旗下的唯怡天然饮品已经在西安、重庆、上海、北京等地取得不俗业绩,甚至出口到一些发达国家。而本次蓝剑饮品上市的主要目的就是为唯怡正式进军全国市场和拓展海外市场,筹集资金。
集团年产值约70亿左右,为中国饮料工业10强企业。2017年先后被四川省政府评为“四川百强企业”、“四川百优企业”。而最近的2018年10月15日,蓝剑饮品集团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列为优秀民营企业,进行全省公示。